乘风破浪 > 穿越历史 > 秦功 > 第708节
  因为白衍对杨彦有过救命之恩,所以杨彦绝对不会背叛白衍。
  “此时攻打魏国,早已晚矣~!”
  白衍听到杨彦的话,轻声说道,在杨彦疑惑的目光中,白衍深深吸口。
  “纵观此前腾老将军领命,直接领兵攻韩,先克重城阳城,后克新城,破申犰,方才无需攻新郑,然此后、无论灭赵亦或者伐燕,纵使赵无边骑,燕无大军,亦能困守都城,邯郸城破,亡卒不下两万!蓟都更是在易水兵败后,王翦将军围困半年之久!”
  白衍说到这里,看向杨彦。
  “此前魏国得知秦国即将攻魏,早已收拢魏国所有城邑之兵马,粮草辎重,皆于大梁城内,如此局势而攻城,轻则三年五载而不破,重则人马皆失而败走!秦威皆损。”
  白衍说道。
  在白衍心里,历史上王贲起初便是统领秦国十多万大军,直接攻打魏国大梁,结果攻打魏国都城数月,死伤无数都无法攻下,甚至军中都出现躁动,好在最后想起白起水淹鄢城的事情,方才得以破城。
  也是这般,后面攻破大梁城后,王贲为了平息将士的怒火,也是自己心中的愤怒,方才会毫不犹豫的杀死魏王假。
  为何有怒火,白衍猜测彼时朝堂内的那些楚系官员,想必也是如同现在针对他这般,针对王贲,并且在秦国是有盈负论的,一但死掉的将士太多,所有将领、将军不仅没有功,反而有过的。
  这也是为何军中会有躁动。
  毕竟眼看着无法攻破大梁,功劳没有不说,反而已经怀罪在身,所有将士、将领都会怒而失智。
  而也是因为这件事情,后面秦国攻打楚国的时候,不管是李信攻打楚国时,还是李信失败后,王翦攻打楚国,王贲都没有参与。
  白衍想到如今咸阳朝堂哪里的情况,白衍清楚,若是他此番也损伤巨大,即便是有嬴政的恩宠,攻打楚国的事情,也不可能再参与,嬴政答应,朝堂内的那些官员,都会反对。
  木桌旁。
  听到白衍的话,封年与珪经验与见识都不深,无法体会,只是皱着眉头,觉得这么说,大梁定是很难攻下。
  而杨彦不同,听到白衍这么一说,神情早已经凝重起来,蓦然回想,似乎的确和白衍说的一样,而且比起蓟都,大梁可是魏国都城,魏国是以土地肥沃、商贸繁荣而出了名的,彼时攻打没有多少兵马的邯郸,都还死那么多将士,如今攻打拥有重兵的大梁。
  “那要如何是好?”
  杨彦呼吸已经有些急促,顿时没了主意,目光看向白衍。
  白衍迎着杨彦的目光,没有着急回答,而是拿着木桌上,方才书写竹简的毛笔,沾了沾墨水,起身走去远处挂在房间上的地图哪里。
  杨彦见状,连忙起身走去,封年、珪亦是如此。
  待三人来到白衍身后,这才蓦然发现,白衍手持笔墨,在地图上,大梁与荥口之间,划了一条线,又在鸿沟与大梁之间,再次划上一条线。
  杨彦看着那两条线的重点,都连接着大梁,而另一边,都是!!!
  “水……”
  杨彦顿时眼神一亮,方才凝重的表情一消而散,取而代之的则是激动。
  若是方才白衍的话,让杨彦蓦然发觉之余,心中尽是迷雾,对于攻打大梁而心有迷茫,那么此刻地图上的那两条线,则是如同光亮一般,顷刻间便破开所有迷雾,将一切结果尽露眼前。
  此刻看着那两条线,杨彦才突然惊喜的发现,原来从一开始,魏国死守大梁的谋划,便注定失败,魏国注定会灭国。
  看向白衍,杨彦眼神微微闪烁,满是钦佩,他没想到,白衍心里原来早已经知晓如何对付魏国,如何攻下大梁。
  又想到咸阳王宫内的那些官员,还有方才的竹简。
  素来很少大笑的杨彦,此刻突然都感觉格外滑稽,忍不住哭笑不得的笑起来,心想若是朝堂那些官员,得知白衍从一开始便清楚如何灭魏国,并且有足够的把握,已经规划。
  不知那些官员,会如何感想!!!
  “此事在兵围大梁前,绝不能透露出去!”
  白衍见到封年、珪、还有杨彦这三人的‘眼神’,笑了笑,摇摇头,随后拿着笔墨把上面的横线多花几条,虽然不会有人胆敢私自来到书房,更别说看着地图,但小心终归没错。
  不过即使透露出去,让魏国得知,其实魏国如今也已经没有选择,粮草辎重魏国全部都带入大梁。
  “将军!”
  忽然间,正当白衍方才转身,就看到书房外,寇壮一脸慌慌张张,走进书房,气息满是急促。
  白衍看着寇壮的模样,有些疑惑。
  第五百零五章:魏国丞相,尸埕
  “不见人?”
  书房内,待杨彦、封年、珪等人离去后,白衍听到寇壮的禀报,顿时露出诧异的模样,眉头微皱。
  没见到大伯?
  这不可能才是!此前大伯明明已经拿走他的马匹,前往武都,按照大伯的心性,这样的机会,绝对不可能放过才是,但寇壮又说没有见到人。
  “将军,末将命人沿途勘察数日,都没有见到人!”
  寇壮对着白衍拱手说道,表情浮现丝许难色,看着白衍,寇壮也很懵,他的的确确没有见到人,后面他都命人沿途去查找,都一无所获。
  “将军,末将有负将军之令,还请将军责罚!”
  寇壮低下头。
  白衍见状摇摇头。
  “无妨,武都安置人手等候即可,先下去让将士们好生休整!”
  白衍说道,对于没有见到大伯,并不担心,武都就在那地,人也安排在那里,出不了岔子。
  “并非什么大事!去让将士们好生休整,已经备好肉羹。”
  白衍看着寇壮那自责的模样,笑着安慰道。
  “诺!”
  寇壮闻言,看着白衍的模样,似乎真的不是什么大事,这才放心下来,连忙拱手辑礼,随后离开书房。
  日落之时。
  厘城的城邑外,无数篝火徐徐升起。
  白衍口中的菜羮肉宴,并非真的肉宴,如那些权贵府邸宴客那般,一桌肉,白衍所说的肉宴,是剁得细碎的肉,与菜羮混在一起煮的大锅汤水,搅拌大锅后,盛出来的汤里也不过一些肉沫。
  大营将士数万,分下来,每个将士吃不到多少肉沫。
  但对于将士而言,这已经是不可多得的美味,放眼天下,有多少士卒入伍后,能吃得起这一顿,喝得上这有油水,还飘着肉香的汤。
  大营中。
  一个个年纪轻轻的将士互相依靠着木拖车,看着干干净净的简陋木碗,不断伸着舌头舔食着上面残余的烫味。
  这些身穿皮甲,凌乱的头发下,一个个面孔都只有十六七岁左右,有些还特别瘦弱,而这些年轻的将士与附近所有年轻的将士都一样,都是白衍从蓝田带来的新卒,很多人从出生起,都还没有吃过羊肉味,有的或许吃过,但早已经忘记是什么味道。
  秦国以耕、战为主,非耕便战,而在耕战外,肉类,一直都是百姓难得的东西,不提捕猎之难,就是有虫兽的地方,也都是富贵人家的封地,若不是,那便是秦国的。
  “快点!快点!”
  远处传来呵斥声,很多年轻士卒就是再不舍,也只能闻闻残余的味道,随后把手中简陋的木碗,拿去远处的木拖车上。
  “这次我跟你们说,你们都要跟着我,等与魏国士卒交战,我们拼死都要杀掉更多的魏人,到时候只要我们够勇猛,便能被将军赏识,带去雁门,说不定还能成为像他们那样的铁骑!”
  木拖车前,没有过多的操练,安营扎寨又早已经做完,年轻士卒吃饱之后便聚在一起,为首的一个看起来稍有强壮的士卒,对着周围的士卒开口说道。
  那眼神扫视四周,似乎恨不得马上就能与这些人去战场。
  然而让人意外的是,四周其余年轻的士卒不仅没有嘲笑,反而全都严肃的点点头,互相看向彼此,目光无比坚定。
  更让人惊诧的是,不仅是这辆木拖车这里,就是其他地方,似乎也都在议论纷纷,一眼望去,这与其他时候交战前的紧张气氛完全不同,此刻的大营内,不管老卒还是新卒,似乎都在渴望着接下来的大战。
  “那些新卒全都恨不得马上去攻打大梁!”
  营地之中,惠普、虞和看着远处那一幕,都忍不住笑起来。
  周围其他边骑将领以及将士,也纷纷笑着看向远处新兵大营的位置,他们当然清楚为何,还不是想去雁门。
  想到此前白衍在雁门给将士们许下的赏赐,虞和、惠普等人,都不由得纷纷回想起,当初在武安君李牧麾下,效命赵国。
  彼时的他们,从来没想过会有一日,为秦国效力,为秦国去攻打其他诸侯国,即便是后面降秦之后,亦是没有这个念头,但眼下,他们却已经来到这里,原因为何,虞和、惠普,以及所有人都清楚。
  甚至虞和、惠普都不由得想到,如今就算他们二人带着所有亲信部将,煽动反叛,边骑大营的将士们,都未必还会再跟着他们一同反叛白衍。
  “魏国使臣来了!”
  一名将士突然看到远处一辆缓缓行驶而来的精致马车,马车上以及马车身后的那些扈从手中,都有魏国旗帜,不由得轻声开口。
  虞和、惠普等人闻言,连忙转头看去,见到的确是魏国使臣,二人对视一眼,随后便朝着马车那里走去。
  “大人!”
  马车缓缓停下,当年迈的尸埕走出马车,立刻便闻到空气中还未消散的肉味,毕竟白衍这次为全军将士准备的羊肉羹,数量本就不少,又是一口口大锅烹熬,味道自然不会那么简单便消散。
  也是闻到这些味道,魏相尸埕站在马车上,一眼看着眼前的这片秦国大营,看着那些秦国将士,眼神不禁浮现出担忧。
  若是换做其他那些秦国毫无名气的将军,尸埕恐怕会暗暗欣喜,毕竟未战而骄兵,必败也~!
  然而此番对方领兵的主将,却是秦国少壮派最有名气,也是战功最多的将军,白衍,这让尸埕看到眼前这一幕,根本高兴不起来。
  下了马车。
  尸埕看着远处徐徐走来的那两名将军,是曾经拜见李牧时,见过几面的虞和、惠普,尸埕不由得松口气,此番他之所以前来出使,之所以特地来到大营,便是希望见到这二人一面。
  “埕,见过虞和将军、惠普将军!”
  尸埕身为魏相,又为长者,见到虞和、惠普过来后,却是率先辑礼。
  “魏相不可!”
  虞和、惠普见状,哪里承受得起,连忙上前搀扶年迈的尸埕。
  ……
  夜色下。
  厘城的府邸内,白衍跪坐在书房内,看着竹简,一个将士突然走入书房,来到白衍身旁轻声说着些什么。
  闻言,白衍忍不住笑起来。
  那魏相尸埕居然想说服虞和、惠普,实属有些异想天开,虞和、惠普都曾经是赵边骑,李牧麾下的将领,若白衍与他们的关系不可靠,如何还谈攻打魏国。
  看着亲信离开书房,白衍便喊来一名仆从,吩咐仆从立即去备酒菜,等会若是魏相前来,便请去正堂。
  嘱咐好这一切后,白衍便继续看着竹简。
  半个时辰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