乘风破浪 > 玄幻奇幻 > 走进不科学 > 第277节
  同辐用的是二代光源,也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处二代光源对撞设备。
  上辈子徐云读书的时候还被一个学长吓唬过,说一袋方便面放在里头两天就没法吃了。
  后来他才知道那是那些老鸟逗新人玩的,有事没事还喜欢以此为名顺走萌新的泡面……
  不过徐云虽然被吓唬了好些日子,但他对此倒是真没啥怨念。
  一来那主要是学长开的善意玩笑,他们其实经常会带一些好吃的过来和大家分享,在那种环境下大家的关系都很亲近。
  二来则是……
  徐云被顺走的那些都是老坛酸菜面,也不知那位学长如今的感想如何,反正315晚会后徐云直接私聊转发了相关视频。
  视线再回归现实。
  潘院士与徐云约定的地点在光源储存环大厅的隔壁,一间副高以上专用的会议室内。
  当徐云抵达会议室外时。
  会议室的大门正在向内开着,可以看清内部的情况。
  潘院士此时与另一位圆脸、发际线一看就知道是强者的男子对坐在椅子上,翘着二郎腿谈笑风生。
  徐云将半个身子探入屋内,轻轻敲了敲门:
  “老师。”
  潘院士抬头看了他一眼,点点头:
  “哦,小徐到了啊,快进来吧,记得把门带上。”
  徐云应了声是,入屋后将房门关上,快步走到了二人面前:
  “老师好,赵院士好。”
  徐云口中的赵院士自然便是赵政国,目前科大物理学院的镇院院士之一。
  他今年六十六岁,比潘院士的年龄大一些,也是科大的老人了。
  赵政国在国内外的名声虽然没有潘院士那么响,但他同样是个极其有能力的科学家。
  他是13年当选的华夏科学院院士,百人计划的入选者之一,目前是科大粒子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的总负责人。
  当年他还担任过lhc主探测器atlas国际合作组成员里科大的负责人,如今很多学子头疼的飞行π介子束便是由他观测的。
  见到徐云后。
  赵政国将烟蒂往烟灰缸一按,张口就是一句很有华夏特色的招呼语:
  “小徐,吃过了吗?”
  徐云朝他一笑:
  “吃过了。”
  赵政国点点头,示意徐云坐下。
  接着顿了顿,开门见山的问道:
  “小徐,小潘刚才找到我,说是你意外发现了一条粒子轨道?”
  徐云闻言沉吟片刻,从随身携带的背包里取出了笔记本,登录上了极光系统。
  随后他将笔记本往赵政国面前一推,说道:
  “赵院士,数据我都传到了极光系统里,唔……从这一行开始都是。”
  赵政国稳稳接过笔记本,认真的看了起来。
  结果看了没一会儿,他便讶异的抬起头:
  “s波分离式32.7?这么轻?”
  众所周知。
  s波分离式越低,便代表着s波相移越长,也就是散射振幅越低。
  这是啥意思呢?
  这就像玩蹦极。
  由于重力势能转换成动能的缘故。
  一个正常人和一个耳根在落下后产生的振幅是不一的,越轻的人波动……或者说振幅就会越小。
  Λ超子是质量最小的一种超子,而赵政国他们观测到的4685Λ超子,又是所有Λ超子中质量最轻的一种。
  也就是它的s波分离式是最小的。
  但哪怕是4685Λ超子这种超轻子,它的s波分离式仍旧高达34.2。
  可眼下徐云推导出的这个微粒,s波分离式却只有32.7。
  换而言之。
  徐云推导出的新微粒,质量要比现有的4685更轻!
  这就很有意思了……
  随后赵院士继续看了下去。
  几秒钟后,他的眉头又是一挑。
  在微观领域中。
  微粒的轨道涉及到了极深的角动量问题,因此每个微粒的运行轨道一般都会相隔很远。
  用现实的比喻就是a和b是两块能够相吸磁铁,它们想要在冰面上滑动,彼此之间的距离必然不能太近。
  例如隔个三米五米的才行。
  但眼下徐云推导出的微粒却不然。
  它和4685Λ超子的轨道相当于只有现实里的五六厘米,二者却互不干扰,这是非常非常少见的一种情况。
  想到这里。
  赵政国立刻端坐起了身子,从身上掏出了一把钢笔和一张纸,认真的核算了起来。
  沙沙沙——
  笔尖滑动的声音在静谧的会议室内如同一道天然的白噪声,令人的心绪莫名的有些平静。
  徐云和潘院士就这样静静的坐在一旁,等着赵政国的计算成果。
  俗话说得好。
  闻道有先后,术业有专攻。
  赵政国作为国内粒子领域的领军人之一,在相关方面的造诣要比徐云甚至潘院士都高不少。
  就像脉搏一样。
  普通人摸脉搏可能只能感觉到吧嗒吧嗒的震动感,但老中医却能以此判断出你的身体状态,什么时候开席等等。
  二十分钟后。
  赵政国长呼出一口气,缓缓放下笔,拿起水杯轻轻的呷了一口。
  此时徐云注意到,他的手指似乎隐隐有些颤抖。
  几秒钟后。
  赵政国放下水杯,转头看向潘院士,感慨道:
  “小潘,继小陆之后,你又带了一位好学生呐。”
  潘院士瞥了徐云一眼,意会道:
  “赵院士,小徐的推导是正确的?”
  “怕是不止是正确这么简单哟。”
  赵政国摘下眼镜,食指和大拇指揉了揉鼻梁骨,随后说道:
  “按照小徐计算出的结果,那条轨道中很可能存在一枚特殊的粒子,并且与4685之间的关系很可能符合……”
  “介子交换理论。”
  “介子交换理论?”
  听到这个词。
  潘院士微微一愣,旋即瞳孔骤缩。
  介子交换理论。
  这是一个被提出很久,但前端研究依旧成果不多的理论。
  介子交换理论的释义其实很简单:
  单个π介子交换产生核子间的长程吸引作用。
  双π介子交换产生饱和中程吸引作用。
  而p、w介子交换产生短程排斥作用。
  其中π介子的自旋为零。
  称为标量介子。
  p、w介子的自旋为1。
  称为矢量介子。
  它们的静止质量不为零,这确保了核力的短程性。
  而矢量介子的非标量性,又保证了核力的自旋相关性。
  它涉及到了相对论单玻色交换势、核力介子交换的非协变微扰理论,以及能量无关n-n介子交换势和巴黎势等等。
  很简单对吧?
  不过虽然概念上很好理解,但它实践上却一直没什么关键成果。
  目前最能证明介子交换理论的就是k介子,外加一个底夸克的d0粒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