乘风破浪 > 穿越历史 > 汉世祖 > 汉世祖 第458节
  踟躇几许,一名通事走了进来,神情严肃,呈上一份军报:“陛下,朔州军报!”
  “讲!”看他的表情,耶律璟就知道,不会是什么好消息。
  通事答道:“鄯阳为汉将折德扆攻破,朔州失陷,守军投降!”
  此言一落,在场的辽国君臣,虽然神色紧绷了一些,但都没有太过意外,不过失望之色难免。在朔州地区,还是安排了一定军力驻守,多少存了一点固守,留待他日,发挥一些意外奇效的想法。但如今,随着鄯阳被破,打算彻底落空了。
  一报之后还有一报,在耶律璟为战略所犹豫之时,一封来自上京的密报,又给他沉重一击。
  拆阅完来自北府宰相萧海漓的密报,耶律璟没有绷住情绪,一张脸几乎扭曲,双瞳中的血丝仿佛加重了许多,狠狠地拍在案上,大喘气几口,怒骂道:“可恶!”
  闭目缓了许久,耶律璟慢慢地放松下身体,再度睁开眼,整个人都透着股锐利的气势,冷声道:“准备撤军吧!”
  第257章 上京叛乱
  耶律璟从迟疑到决绝的转变,让在座的几名重臣都心下一紧,这等时候,不会又出现什么波折了吧。而从其表现来看,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,几人面面相觑。
  虽然欣喜于辽帝冷静决定,不与汉军硬拼决战,但造成他这样转变的原因,还是要搞清楚的。耶律屋质佝身向他请示道:“陛下,国中出了何事?”
  耶律璟的脸皮几乎都在颤动,强忍的怒意几乎喷薄而出,将手中的紧急密报递与他看。萧海漓的汇报,言简意赅,字数不多,但情况重大。赵王耶律喜隐,伙同一干不得志的宗室贵族,在上京发动叛乱了。
  而耶律屋质接过密报,粗略一览,也是勃然色变,惊呼一声:“他们怎敢!”
  连素以持重冷静著称的北院大王都这般失态,可见事情的严重性,其他三人,也具投以好奇而警惕的目光。在耶律璟的首肯之下,传示警情,而萧海漓的使者,也在引导下入内。
  来使显然是经过长途赶路的,满身的疲敝狼狈,耶律璟死死地盯着他,凶狠的目光似刀子一般落在他身上,仿佛将他当作了叛贼:“你说,上京是如今是什么情况?叛贼如何了?”
  来使大气都不敢喘一下,不敢怠慢,赶忙将上京的情况叙述一遍。原来,早在去岁入冬以后,随着汉辽战争的进展情况,传入北方后,辽国内部就已经有所不稳了。
  虽然耶律璟极力地隐藏消息,但并不能阻止有心人的刺探,并且,随着时间的推移,往南面加征部卒,派输粮械牛羊的动静是瞒不住人的,国内稍有见识者,都知道战争进展得很不顺利。
  在这样的情况下,就给了内部异心份子的可趁之机,他们在国内部卒中散播作战不力的消息,表达反对战争的政治态度。长期的鏖战大动兵,战争体制下,契丹诸部对于南面的战事,也确实存在一定的不满情绪,而这种情绪,也被利用起来了。
  整个冬季,南面汉辽在对峙,在休养,辽国国内的阴谋份子也在酝酿叛乱,积攒实力。终于在七日前,得知汉军大举进攻,发动春季攻势的消息后,以赵王耶律喜隐为首的一批人,在上京聚集了一批部卒、私兵发动叛乱。
  叛乱起于突然之间,当时作为上京留守的萧海漓,正在费心筹措兵马、军需,以供应前线,对于内部的危机,虽有所警觉,却也难以随时防备。幸运的是,叛臣人多口杂,组织不密,在动兵之前,有人迟疑生畏,把消息提前通报给了萧海漓。
  萧海漓得到示警,是惊坐而起,他并非庸碌之人,当即采取果断措施,派兵保卫宫室殿帐,戒严临潢府,并差人捉拿耶律喜隐。城中的动静,也同时引起了叛乱份子的警觉,眼见事泄,耶律喜隐等人也是华山一条道,坚持走到黑,果断集众,准备攻占宫室、官署。
  然而,为了对抗大汉的进攻,耶律璟虽然是全师南下,使得内部空虚,但对于上京的安定是没有一点放松的,不论是留守还是兵力,都有充足的安排。其中精锐的宫卫士卒,就有近万。是以,在萧海漓提前警备,率先下手的情况下,耶律喜隐的图谋自然落了空。混战一场,在城内的叛众被迅速杀散,耶律喜隐本人带着一部分人逃出了上京。
  然而城内的叛乱虽然在萧海漓的果断措施下,得到镇压,但叛乱并未因此而告终。逃出城的耶律喜隐,迅速地召集了一批早已联合好的部卒,在临潢府西面六十余里的扶余城举旗叛乱,很快聚众上万。耶律喜隐大肆派人散播流言,说大军被汉军击败,精锐尽失,皇帝也被汉军生擒。同时,耶律喜隐打出旗号,说要遵奉应天皇太后(述律平)的遗命,要匡扶契丹国祚,承继大辽基业……
  赵王耶律喜隐,乃是耶律璟的堂兄弟,太祖阿保机幼子耶律李胡的儿子,人虽有勇力,但为人轻浮狂傲,骄矜自得。一直不甘寂寞,看不清形势,行事也急躁,不顾吃相。
  然而,即便如此,他打出述律平的旗号,还是让他鼓动了一波人心,契丹内部,很多不服耶律璟统治的人,都跟着跳了出来。
  事实上,辽国的帝位承袭,一直是个大问题,是其内部纷乱的痼疾,始终没有痊愈,最早能追溯到耶律倍与耶律德光这两兄弟的储位之争。一直到耶律阮、耶律璟先后继位,更使其复杂化。而耶律李胡这一脉,同样是太祖的嫡传子孙,再加上耶律德光死在栾城后,有述律平的支持,也有继位的正统资格,使得契丹皇室内部的斗争更加错综复杂。
  是以,即便以耶律喜隐之鄙薄,也能发动起一场致命的叛乱。而因为南征,兵役过甚,终究只是个表面,根本原因还在于其内部斗争。
  从耶律喜隐叛军的构成便可知,除了一部分被蛊惑的部卒之外,都是契丹内四部宗亲,而契丹内四部,可都是皇族与后族出身,是辽国真正的统治核心。其叛众多来源于此,还有绝大部分耶律璟上台后打压的臣僚,包括耶律倍、耶律阮这一系的大臣。
  同时,叛军之中,还有一部分被解散消化的原属珊军将士,也参与其中。属珊军,早年可是由述律皇太后打造的宿卫精兵,深深地烙刻着其印记,是当年支持耶律李胡与耶律阮争帝位的主要力量,后来被耶律璟给拆分了,连军名都没有保留下来。
  经过来使的汇报,耶律璟是愤怒之间,也不由神伤。他知道皇族、后族内部,有不少人都反对他,却怎么也没有想到,竟有这么多人跳出来,还在如此敏感的时候。
  而在座的重臣们,也都感受到了事情的严重性,从来使带来的消息而言,耶律喜隐叛军的规模还不算大,但对辽国造成的伤害和影响却是一点都不能小瞧的。一定程度上,比步步紧逼的三十万汉军威胁还要大。
  最气愤的,要属耶律屋质了,当年横渡之约,耶律李胡一系放弃皇位的争夺,还是在他的牵头下达成的共识。如今,耶律喜隐又打其述律皇太后的旗号,兴风作浪,还是在前方战事紧要,二十万大军安危不定的情况下。怎能不气,怎能不怒。
  “萧海漓为什么不派兵把耶律喜隐那叛贼剿灭了,反而纵其离城?”耶律璟向来使质问道。
  来使描述许久的情况,状态已然十分差,声音都显得微弱,面对喝问,禀道:“留守让末将向陛下解释,如今上京,人心浮动,宗亲以下,仍不知有多少人同叛军有联系,为了保证上京的稳定与安全,实不敢轻动。如今事态紧急,谣言纷传,唯望陛下早日还京,以安人心,则叛军可不攻自破……”
  说完,“砰”得一声,来使直接倒下了,倒让耶律璟一愣。韩匡美上前察看了一番,抬眼向耶律璟道:“陛下,此人已气绝!”
  却是这名来使,受命来报急情,不到五日夜的时间内,连奔一千四百里,换马不换人,一直坚持到汇报完,力竭而亡。
  耶律璟等人也猜到了些情况,不由感慨道:“此忠勇之士,厚葬之,朕当重赏其子嗣!”
  “陛下,萧海漓的做法无疑是正确的,上京实不能乱!”耶律屋质看向耶律璟,格外严肃地说道:“如今国内生变,部卒沸腾,为消叛乱,安抚人心,还请陛下早归上京维稳!”
  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,也没有耶律璟选择的余地了,否则也不会在收到急报的第一时间就表示要撤军。他再是不甘,也不敢冒着内部叛乱的同时,再与汉军打一场胜算不大的苦战。同时,如果论对国家元气的损害,还有比内部叛乱更严重的事情吗?
  同时,耶律喜隐为什么能发动起这么一场叛变,他远在云中,也是原因之一。如果耶律璟坐镇上京,那么即便那些人有心谋乱,也断然难以闹出这么大的声势。
  而经此一乱,上京的情况,想来也不妙。在叛乱当日,有不少辽国的达官贵族受到牵连,比如尚书令韩延徽,就在兵乱中被杀了。
  韩延徽,可是太祖时期的老臣了,提出“胡汉分治”的功臣,辽国各项制度的奠基者。
  深吸了一口气,耶律璟环视一圈:“直接议一议吧,如何撤军!”
  虽然国内紧急,但是汉军的威胁,可是在眼皮子底下的,撤军,还需要经过一系列缜密的讨论与安排。
  第258章 汉军的反应
  得知后方变乱后,摆在耶律璟面前的有两件要事,一是消灭叛军、弹压国内保证内部稳定,二则是竭力保全南面的大军平安北还。
  下定撤军的决心后,这落实起来,自是力求快速,耶律璟君臣迅速地制定好撤军计划。屯于云州的辽军,仍有约十三万众,想要顺顺利利地撤走,是需要仔细筹谋的,毕竟符彦卿十万之众,已在怀仁,可谓近在眼前。
  如果此前,还在郁闷汉军进军保守,迁延迟缓,然而如今形势改易,又顾虑汉军离得太近了,冀望符彦卿能够再保守些。
  不过,在一切的计划落实之前,耶律璟做的第一件事,便是派出了一千精骑,以皇帝特使的身份,以最快的速度先行返还上京,沿途通报各州县部族,并向上京传达皇帝与大军的消息,安定人心。而特使的人选,就是近来在辽军中崛起的后起之秀耶律斜轸。
  其后,在众臣的辅助下,耶律璟是一心投入撤兵的事宜上。首先,紧急召集了云中的诸军统兵将校头领,宣以撤兵之意。当然,隐瞒了国内变乱的事情,面对撤军之议,可谓群情大悦,辽国将士,早就不想打下去了,此议正中其意。
  当决策合乎兵心人意之时,自然是群情响应,事半功倍,辽军的将领们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。事实上,当他宣布撤军之事,注意到将领们那释然的表情之时,耶律璟也不禁默叹了一口气。
  撤军的路线,很好拟定,云州大军,直接北撤,走阴山,出长城口。当然,如果要急归上京,最好的路线,还是东向,经怀安县走武州北出长城。虽然绕些路,却离上京更近些,不过那里直面慕容延钊大军,大军过去,恐冒风险。
  至于文德、怀安地区的耶律沙军,则直接北走野狐岭,野狐岭那一带,地貌复杂,易守难攻,汉军若追,可依此断后。
  不管怎么样,在没有同汉军作战纠缠的情况下,辽军想走,难度还是不大的。比起在南口的时候,形势要好得多。
  即便如此,问题还是有。辽国大军,牲畜颇多,机动性算是强了,但同样也少不了各类辎重财货,这些都会影响行军的速度。
  军队的转移问题不大,关键还在于云州的辽民,对于人口,耶律璟不愿意留给汉军。而迁民,是麻烦最大、问题最多的事情。而在迁民问题上,又分胡民与汉民。
  最终,自耶律屋质等人的极力劝阻下,迫于形势的紧迫,耶律璟还是放弃了全部带领云州人口北撤的想法。
  只是向治下的百姓放告,说大战在即,为免生灵涂炭,民可携家自走避难。因为在此前,辽军已经做了一定坚壁清野的准备,是以,官府告示传下,也引起了一番北徙的浪潮。当然,以胡人为主,生活在云州的汉人们,恋土情结深厚,没那么容易举家北迁。
  同时,此番来攻的,乃是汉军,同文同种,应该不会受到大的伤害。嗯,这种时候,想起自己汉人的身份了。
  民间是乱象丛生,动荡不断,但辽军的撤退事宜,是有条不紊的,并且采取分批开拔的方法。而在这个过程中,耶律璟君臣,可是忙得脚不沾地,真正落实执行起来,还是问题一大堆,更发生了一些劫掠抢夺,执械斗殴事。
  总之,云州内外,是一片乱象,并且在周遭地区蔓延扩散,隐隐有种,大难降临之感。不过,或许耶律璟就想留一个混乱的、崩坏的烂摊子给汉军。
  怀仁县,十万汉军已然在此驻军整整五日了,这五日间,不动分毫,只是加紧对云州辽军的探查。对于北面的乱象,当然有所察觉,但是符彦卿仍存有一分小心,未敢轻动。
  一则是,皇帝“稳扎稳打”的作战方针在起作用,南口之战的教训在警示,需要警惕,等待其他两路大军的进展。当然,虽说刘承祐自诩给了将帅们临机的决断权力,但也不是完全的自由行事,在他的作战大基调下,将帅在行军作战方面,还是受到了制约与影响。
  二则是,此前辽军诱其北上的一图,完全被符彦卿看穿了,原本还是一片严肃备战,忽然就乱了起来,在不明缘由的情况下,难保不是辽军的阴谋。
  不过,得知云州的异状,随军的汉军将校们,却有些坐不住了,很多人觉得,是大军压迫之下,辽军难以自制,不战自乱,认为是战机,向符彦卿请命进军。不过,心中顾忌,都暂时被符彦卿压制住了,不过也多派骑兵,加紧对云州地区尤其是辽军的刺探。
  “卫王!”帅帐被掀开,一道风风火火的身影闯了进来,对着符彦卿便急躁地唤了声。
  符彦卿正凝目耸眉,研究着地图,抬眼看到来人,形容舒展开来:“史将军来了,先坐,来人,奉茶!”
  “多谢卫王美意,不用了,末将不渴!”
  来将乃是汉军大将史彦超,见他这副躁动失礼的表现,符彦卿心中有所猜测,平和地问道:“将军有何要事?”
  “末将想问,何时进军?我们已经屯兵怀仁五日了,云中就在眼前,还要迁延到何日?如今辽军正是仓皇混乱……”史彦超是代表了一大部分汉将的心声,当然,也是立功心。
  他史彦超,沙场宿将,每出征,从来都是纵横驰骋,立功颇多,然而此番,从头到尾,却没有得到太多施展的机会。
  见其状,符彦卿还是极有涵养地,给他解释了一番,以作安抚。不过,这显然不能说服他了,只见史彦超高声道:“沙场作战,哪有一味求稳的,如果因此错过了战机,悔之晚矣!这两日,辽骑大肆出击,劫杀我们的斥候,似乎在隐藏着什么,末将认为,云州的乱象,未必是辽军有什么阴谋!”
  注意到符彦卿再度纠结起来的额眉,史彦超拱手请道:“卫王,云州就近在眼前,迁延观望,徒坐失战机,也挫伤军心。卫王若疑辽军意图,末将请领一军北击之,以作试探,看看其虚实!”
  听史彦超这么一说,符彦卿打量了他几眼,认真地想了想,也知道,不可再压制这些战意高昂的将军了,否则真的要伤害士气了。
  恢复了严肃,符彦卿当即道:“你领本部五千骑,北上去尝试攻击。记住,以试探为主,切不可与辽军硬拼,敌军毕竟有十几万众,不可轻慢大意!”
  “是!”史彦超答应得很快,眉开眼笑的,脚步带风,领命出帐而去。
  很快,汉营之中,响起了一阵人喧马嘶之声。史彦超的建议,并不算莽撞,这两日间,他也确实心存疑虑,让史彦超这柄尖刀去试探一二,未必是坏事。
  不过,沉吟一会儿,符彦卿又道:“来人,去把定襄军使杨业叫来!”
  “卫王相召,有何吩咐?”相较于史彦超,杨业的表现,可让人舒服多了。
  看着眼前这个一脸英雄气的将军,符彦卿目光中也透着欣赏,这数月的接触下来,也终于明白天子为什么如此信任恩宠这个年轻人了。
  “对于云中辽军的情况,你有什么见解?”符彦卿问。
  杨业不假思索,答道:“末将以为,其状有异,不管辽军有什么图谋,只要我军有备,其想再重复南口之事,乃是妄想。为今之计,乃是搞清楚其底细,探明其虚实。这两日,袭扰的辽骑,忽改作风,绞杀我斥候,分明是想要遮蔽我军耳目。是以,末将以为,卫王遣史将军北击的作法,并无不妥!”
  听其分析,符彦卿不由赞许地点了点头,旋即道:“不过,史彦超此人,勇猛剽悍,战场厮杀,是利器,就是性情稍显急躁。我恐他急进,失了方寸,为策万全,你可率定襄军随后出发,也做试探攻击,相机而动,也可互相照应。我自领大军,随后北进!”
  “是!”杨业稍微想了想,撩袍抱拳应道。
  “我把那三千河东蕃骑,一并调与你指挥!”符彦卿又道。
  “谢卫王!”杨业露出了点笑容。
  两支试探兵马一出,随后便是符彦卿亲统大军,缓缓北进,十万汉军,向云中城开进。要么不动,动辄彻底。不过,在进军准备期间,符彦卿收到了来自蔚州的消息,赵匡胤已经拿下州城灵仙,正转道西进,向云州而来。有赵匡胤这支大军在后,符彦卿又添一分心安。
  第259章 自置死地
  在符彦卿大军终于按捺不住,向北进军时,云州这边的乱象,仍在持续之中,辽军的撤退行动,却已然接近尾声。耶律璟将辽军主要分为三批,第一批两万先行北返,确定通途,开拓山道,平整路面。
  第二批五万军,带着主要的辎重、牲畜、财产,云州是辽国经营了二十年的地方,堪称塞上明珠,是辽国掌控州县中比较富庶的地区之一,是以大量的财富,都被携带。同时,这也是人员最杂的一支大队,除了军队之外,还有大量的百姓,携家带口。
  虽然官府是让他们自行逃亡避战,投奔塞北州县部族,但是很多人,还是选择要跟着大军行动,希望能够得到保护。对于这样的情况,耶律璟也感无奈,没有下令驱散,跟着就跟着吧,只要能跟得上!同时,向各军将领授予机宜,不可因随军百姓而置大军于危险,当舍则舍。
  第三批辽军有三万余众,最为精悍,乃是拱卫辽帝的部队,精锐多集于此。没错,辽帝是选择亲自替云州大军断后,惑敌之计,终究难以长久,一旦汉军反应过来,必然是穷追猛打。辽军虽然牲畜众多,机动能力高,但终究不是轻装北返,行军的速度也不会有想象中的高。
  是以,在撤军一事上,最关键也最重视的事情,便是如何在汉军发觉之后,阻止其追击。为此,辽军做了两手准备,其一便是辽帝亲自率领最精锐的三万余军殿后,这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,但耶律璟固执地坚持,在他看来,这是提振士气,凝聚军心人心的举措。
  并且,耶律璟还把云州及时其以东地区的汉族丁壮全部征集起来了,再加上原本的一些汉族军,全部交给的韩匡美统率,一同北返。留下一堆老弱妇孺给汉军,别的地方暂时顾及不到,但云中及其周遭,耶律璟是一个汉族丁壮都不打算留给汉军。
  <div style="text-align:center;">
  <script>read_xia();</script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