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氏长相富态,笑起来的时候眼睛都变成了一条缝。她与朱氏年岁相仿,相貌却比朱氏差了不少,家世也比不上出自勋贵的朱氏。
  难怪朱氏暗地里觉得徐氏愚笨,“容色”这样的话,让人怎么接呢?
  大族当家夫人,注重的的出身气度,只有妾室通房,才会特别在意容色。
  这徐氏,连话都说不好!
  朱氏的不快深了些,然碍于叶安固一行人刚抵达,仍是笑着说道:“老太爷还在府衙,二叔和弟妹你们先行休憩,我已经安排好家宴了,晚上便好好为你们接风洗尘。”
  说罢,她看了看叶安固身后的人,略带歉意地说道:“说起来,还是为嫂考虑不周,二房的院落收拾得少了,劳烦大家稍等片刻了。”
  她哪里想到,叶安固会带这么多人回来?她根据往年的情况,只吩咐下人收拾了二房的住院,这会儿松妈妈正带着下人急急忙去了。
  叶安固朝朱氏行了礼,这样回道:“劳烦大嫂了。是我们没有说清楚,倒给大嫂添麻烦了。”
  他早前就往京兆送书信了,道会携家眷返京。只是,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,会带这么多人一起回来。
  叶安固的家眷,着实多了些。
  一妻二妾,并六个儿子女儿,加上这些人身边的奴仆,统共有五十来人,的确是庞大的队伍。
  随后,叶安固和徐氏唤过女儿们,一一上前给朱氏行礼。那边厢,朱氏也让叶向钲和叶绅等人见过二叔、二婶。
  这么多人应答往来,一时间,前堂这里闹哄哄的,幸好即将过年了,这些吵闹夹杂着欢声笑语,倒有种别样的热烈。
  一路上舟车劳顿,便是叶安固都感到疲乏了,便说道:“大嫂,那我就先带着他们……”
  他的话语一下顿住了,笑容瞬间消失,目光定定地看向了一处。
  那一处,是匆匆赶来的三房众人。为首的,正是三爷叶安世。
  叶安世气息微喘,眼中有明显的激动欢喜,神容却显得克制平静,微弯着腰唤道:“见过二哥、二嫂……”
  叶安固神色冷硬,剩下的那只眼闪着暗沉幽光,随后淡淡回道:“嗯。”
  这声冷淡的“嗯”,像冷水兜头兜脸淋下来,令叶安世心里拔凉拔凉的。
  他抬起头想说些什么,目光在触及叶安固脸上那根缎带时,蓦地躲避开去,所有的话语都哽在了喉咙里。
  什么都说不出来了……二哥仍是这副样子,他还能说些什么呢?
  叶安世双手无力地垂在身侧,心中既难过又消沉。明明知道,二哥不想见到他,可是他还是提前休沐、守在家里迎接二哥归来。
  然后就会遇到眼前这种情况,就像过去每一年那样。
  这样的冷淡,已经持续了几十年,他早就习惯了,为何还是会觉得难过呢?
  叶安世的目光,终于落在了那根缎带上,脸上露出了一抹苦笑:大概,是因为愧疚吧?无论过去多少年,都是他对不起二哥。
  二哥的眼睛,是因为他才毁的……
  这时,叶绥上前几步,朝叶安固请安道:“绥儿见过二伯、二伯娘,难怪父亲今天特地休沐,原来是为了迎接二伯呀。”
  叶绥这么一说,像缕缕清风,将先前的黯然消沉都吹走了,叶安世不禁好受了些。
  叶安固忍不住看向了叶安世。原来,三弟是特地休沐,在等自己回来?
  他仅剩的那只眼睛微动,似有什么闪过,可是太快了,谁也不清楚那是什么。
  一旁的朱氏皱了皱眉,心中有千般计较,她着实不想见到这副兄友弟恭的画面。
  可是,她自持是当家夫人,在二房面前维持着端正敦睦的形象,现下倒不便说些什么。
  可是,徐氏却说话了,她“哼”了一声,尖着嗓子说道:“是吗?我还以为有人不想我们二房回来呢。”
  这些话语,听得朱氏心头暗喜,但对叶安世等人来说,犹如被刮了一巴掌,脸上火辣辣的。
  叶绥顿时无语。二伯娘虽不如朱氏那般善于算计,但是说出这样的话,也太没脑子了吧?
  这样的话,感到难堪的不仅是父亲,还有二伯!
  第76章 恩怨
  徐氏这句话说得太不合适,二房刚刚回来,便这么赶着甩三房脸色,大家只会觉得二房夫人难相处罢了。
  果然,叶安固神色沉了下来,开口道:“夫人也累了,早些回院子歇息吧。”
  说罢,他便朝朱氏告别了,再也没有看三房众人一眼,带着徐氏等人径直朝二房院落去了。
  叶安固既离开,叶安世便不想再待在这里了,他旋即也回了映秀院,只是脚步凌乱,心情明显不好。
  叶绥知道,只要二伯在京兆的时候,父亲的心情就好不到哪里去。
  她想到二伯瞎掉的那只眼,感到遗憾不已。
  当年的事情,对谁来说都是悲剧,父亲与二伯的隔阂,何时能消呢?
  前一世,在叶绥还很小的时候,就经常听到父亲说二伯有多了不起。二伯自小聪慧、过目不忘,为人重情义知进退,就算是打理庶务,也令叶家财富前所未有地增多……
  受了父亲的影响,小小年纪的她总觉得二伯无所不能,就算二伯只剩下一只眼睛,都丝毫没能影响她对二伯的敬佩亲近。
  那时候,她懵懵懂懂地想:二伯和父亲的兄弟感情肯定很好。
  后来渐渐懂事了,看到二伯对父亲十分冷淡,也看到二房眼中的仇视,她才知道不是那么回事。
  原来,二伯与父亲之间,有一个打不开的死结。而且,已经存在几十年了。
  这个死结,直到她出嫁后都还在。最后叶家覆灭,二伯和父亲都在死在了狱中,这死结也不知道有没有解开。
  人死如灯灭,或许所有的死结怨恨,也会随之消亡了吧?可惜,当中实情,她永远都不能知道了。
  就连二伯与父亲之间的恩怨,她也是一知半解。娘亲虽然偶尔提及过,却是语焉不详,仿佛有什么隐情一样。
  她知道二伯那只瞎掉的眼睛与父亲有关,但是当年情况到底如何呢?为何会导致二伯对父亲有这种态度?
  前世她总觉得二房远在松阳,就算二房不亲近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。现在,却不这么想了。
  她这辈子最大的心愿便是父母至亲都能活得好好的。现在父亲如此难过,明显郁结在心,为人儿女者,当为父母排忧解难才是。
  二伯和父亲之间的死结,得想办法解开……
  随着娘亲回到映秀院后,叶绥故意说起了父亲,好奇地问道:“娘亲,二伯的眼睛到底是怎么瞎的啊?”
  她更想问的是二伯与父亲为何会这么奇怪。一个明显敬慕,一个则刻意冷淡,这原因,娘亲肯定知道吧?
  陶氏摇摇头,对这个问题避而不答,只道:“你一个小姑娘,问这些做什么,最近切勿让你父亲劳心便是了。”
  女儿亦步亦趋地跟来映秀院,陶氏当然知道女儿心里好奇。但是当年的恩怨,她真的不愿细说。
  说了又如何呢?已经发生的事已经不可挽回了,已经接下的心结牢不可解,说了只是徒惹心烦罢了。
  叶绥却不依,继续问道:“娘亲,您说说嘛。我都已经及笄了,娘亲还什么都瞒着我,那我怎么能长进呢?”
  “……”陶氏想了想,还是没有说什么。
  她是希望女儿能深谙内宅事宜,免得将来吃苦头。但是二伯这事,连她都说不好。
  叶绥贝齿轻合,心像被羽毛挠了似的,更想知道发生什么事了。
  她不死心,还想磨着陶氏说些什么。恰在这时,海妈妈撩帘子进来了,边请道:“太太,佛堂那边来人了,老夫人请太太过去一趟。”
  听了这话,叶绥有些愣。两耳不闻佛外时事的祖母,竟然唤娘亲去佛堂,自己没有听错吧?
  自她重生以来,除了每月按时去佛堂给祖母计氏请安外,就从来没有听过佛堂有半点动静。
  祖母整日里敲经念佛,此外便什么都不理会,似那供奉的佛像那样万事不沾心,这会儿竟然动了?
  陶氏倒是很淡定,似乎早就料到会这样了,当下便道:“我知道了,将备好的素饼拿来吧。”
  说罢,她便整了整衣裳,打算前往佛堂了。——身后,当然跟着叶绥。
  佛堂还是那般僻静幽深,伺候的奴仆安静站着,没有发出任何声音,整个佛堂都没有什么人气。
  即便活了两世,叶绥也不像其他老夫人那样喜欢佛堂。她敬佛而不信佛,笃信修佛不如修己。
  无他,神佛不能为她带来安宁,唯有仇人都死了、父母还活着,她才会感到平静心安。
  祖母这样幽居佛堂,能求得平静安稳吗?其实只是逃避人世罢了,尘虑依然不会散去。
  除了让亲者牵挂仇者痛快,还能有什么用呢?
  给计氏请过安后,叶绥便静立在一旁,想听听祖母会说些什么。
  第77章 当年误
  只见计氏双目低垂,手里不断地拨着佛珠,良久才开口问道:“我听说,是二房众人回来了?”
  她语气平平,若非叶绥看到她拨珠的动作快了些,也不会知道祖母心里并不如面上那么无波无息。
  叶绥感到疑惑,忍不住抬头看了看计氏。祖母特意将娘亲唤来,是为了知道二房的情况?
  可是,二伯和大伯都是叶居谯原配所出,对计氏这个继母并不亲近,自然没有多少母子情分。
  如果没有母子情分,祖母这番特意询问二房动态举动也太说不过去了。须知道,祖母对亲生的儿子也没有那么关切。
  前世叶绥因为不喜计氏这个祖母,总是想着法子避开佛堂,因而并不知道计氏会如此关心在意二房。
  叶绥不由得为父亲感到不忿。祖母这么做,到底将父亲置于何地呢?倘若祖母对父亲关心看重,那么在意二房便无可厚非。
  只是……亲子还比不上继子,听起来就像一场笑话。
  叶绥没有做过母亲,却也知道何为骨中骨肉中肉,她对抚养长大的太宁帝都舍不得如此狠心。
  不管祖母出于何意,是有苦衷还是有别的什么,她都没有什么好感。
  一个母亲,倘若对自己亲生孩子都在乎看重,别的还能怎么样?
  这时,陶氏已应道:“回老夫人的话,是的,二伯携着家眷回来了。这一次回来的人不少,绮姐儿她们都回来了,想必府中会越来越热闹了。”
  “二伯和二嫂看着气色都不错,几个哥儿姐儿都乖巧有礼。二房的院落都收拾妥当了。听说二伯一行人统共用了十几辆马车,主仆加起来有五十余人……”
  陶氏将见到的情况说了出来,还说得极为详细,让人即便不能亲眼看到,也可以知道得很清楚。
  这些话语在佛堂里响起,倒添了几分人气,末了陶氏这样说道:“大嫂准备了家宴,为二伯接风洗尘。老夫人……您会出席吗?”
  计氏依旧眉目低垂,仍是在一颗一颗拨着佛珠,似乎没有听到陶氏的询问。或许,她不打算回答陶氏这个问题。
  见状,陶氏也沉默了。其实这样的话,陶氏每年都会说,但是每一年计氏都没有回答,自然,也没有出席家宴。